职业病分为几大类几种?
提起工作病,有多少人是了解的呢?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区分清楚哪些是工作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工作病。
人们在工作环境中因直触摸摸工作性有害要素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工作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病防治法》将工作病定义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别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工作活动中,因触摸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要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的工作病分为10大类132个病种,包括:①工作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②工作性皮肤病9种;③工作性眼病3种;④工作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⑤工作性化学中毒60种;⑥物理要素所致工作病7种:⑦工作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⑧工作性流行症5种;⑨工作性肿瘤11种;⑩其他工作病3种,包括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和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科研作业人员)。
在区分工作病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其特色。工作病具有下列五个特色:
1.病因明确,为工作性有害要素,操控病因或作用条件,可消除或减少疾病产生。
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触摸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所触摸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辨认的。
3.群体发病,在触摸同种工作性有害要素的人群中常有必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单个患者。
4.早期确诊、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作用较好。大多数工作病现在尚无特别医治办法,发现愈晚,效果也愈差。
5.重在预防,除工作性流行症外,医治个别无助于操控人群发病。工作病确诊应当由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承当。
假如工作要素不是疾病产生和开展的仅有直接要素,而是诸多要素之一,并且工作要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的疾病暴露或加剧已有疾病的病情,并且通过操控有关工作要素,改善生产劳动环境,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操控或缓解,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 他们喜欢的文章
- 高考招生简章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