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翻译]醉高歌·感怀 (二首)-作者姚燧

日期:2014-07-12 来源:姚燧 点击
元 姚燧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二]。西风吹起鲈鱼兴[三],已在桑榆暮景[四]。

  十年书剑长吁[五],一曲琵琶暗许[六]。月明江上别湓浦[七],愁听兰舟夜雨。

[注释解释]

  [一]醉高歌:一名最高楼。

  [二]“十年燕月”二句:这是作者对自己大半生宦场生涯的概括。“燕月歌声”指在大都(今北京)任翰林学士期间一段清闲高雅的生活(北京为古燕国地)。“吴霜鬓影”指出任江东廉访使的一段生活,江东(今江苏一带)为古吴国地,此时作者已渐近晚年,所以他说自己的双鬓已渐渐被吴霜染白了。

  [三]“西风”句:意谓自己已有弃官还乡的想法。晋代吴地人张翰到洛阳做官,有一天刮起了秋风,他忽然想起了菰菜、莼羹、鲈鱼脍等家乡味,于是立即备车回家(见《晋书·张翰传》。)

  [四]桑榆暮景:落日余辉返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人的一生已到晚年。

  [五]“十年书剑”句:想起十年来的宦游生活,不禁感慨万端。书剑,携书带剑,指在外宦游。长吁,长叹。

  [六]一曲琵琶暗许:白居易贬官到江州,一次去江边送客,碰到一位琵琶女。听了她绝妙的演奏以后,很有感慨,于是写了一首《琵琶行》送给她,中有“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句。许,称许,称赞。

  [七]湓(pen):浦: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湓水入江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序中称为“湓浦口”。

[作者简介]

  姚燧(一二三八--一三一三),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三岁而孤,依伯父姚枢成人。三十八岁被荐为秦王府学士。至元间,官陕西汉中遂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元贞元年(一二九五),以翰林学士应诏修《世祖实录》。大德五年(一三○一),出为江东廉访使,九年(一三○五)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至大元年(一三○八)入为太子宾客,进承旨学士,寻拜太子少傅;二年(一三○九)授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四年后告归。《元史》有传。姚燧以文著名,与虞集并称。《元史》称其"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张养浩评曰:"公才驱气驾,纵横开阖,..倡鸣古人,群推牧庵一人。"(《牧庵文集》序)清人黄宗羲将其文比诸唐代韩柳、宋代欧曾、金元之元好问。其散曲与卢挚齐名,抒个人情怀之作较多,曲词清新、开阔;摹写爱情之曲作,文辞流畅浅显,风格雅致缠绵,对散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清人辑《牧庵集》三十卷。

(文章来源招生考试网,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https://www.sczsxx.com/html/read/gushi/201407123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