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试题题库(1)

小编 2023-11-23 20:32:33

一.《孟子》

加点字:

1.(胜)食:尽 2..(洿)池:深 3.(是)使民摄生丧…:这 4.(食)人者:动词,通“吃” 5.有(诸):这些事 6.(贼)仁者谓之“贼”:残害、破坏 7.失其(民)也:大众 8.五十者能够(衣)帛也:穿衣 9.(颁)白者:通“斑”,须发半白 10.所恶勿施,(尔也):如此而已 11.斧(斤):斧头的一种 1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通“途” 13.为丛驱(爵)者:雀

翻译: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

翻译:分给大众五亩大的宅园,栽培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能够穿丝绸了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

翻译:鸡狗和猪等家畜,大众能够当令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白叟都能够吃肉了。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

翻译: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出产时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能够不挨饿了。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认真地办妥校园,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训老大众,那么,须发花白的白叟也就不会自己担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5. 王无罪岁,斯全国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全国的老大众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多选题:

孟子的“民本思维”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批评统治者横征暴敛;二是着重人民的生存权;三是着重统治者首要必须获得民意;四是着重主政者应设身处地地为民考虑。

艺术特征:《孟子》的文章言语流畅,文采斐然,且善用比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句子出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他们喜欢的文章
高考招生简章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