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政治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革新和对外敞开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契合标题要求的。
1.新时期革新敞开的巨大初步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四大
2.决议当代我国命运的要害选择是( )
A.革新B.敞开C.现代化D.革新敞开
3.革新的性质是( )
A.我国的第二次革新B.社会主义准则的自我完善与开展
C.方案经济体制的底子性革新D.建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究
4.新时期革新敞开最底子的意图是( )
A.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完成现代化、公民富裕、民族复兴
B.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开展,建造和开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
C.保证咱们党在革新敞开中一直走在年代前列
D.完成我国平和兴起
5.新时期社会主义革新的初步是( )
A.乡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D.树立经济特区
6.“三个有利于”规范中,最底子的是( )
A.公民生活规范B.综合国力规范
C.生产力规范D.实践规范
7.“三个有利于”规范是( )
A.判别革新姓“社”姓“资”的规范
B.判别革新和全部作业是非得失的规范
C.判别全部革新政策的规范
D.判别经济成就的规范
8.正确处理革新、开展、安稳联络的首要结合点是( )
A.不断改进公民生活,维护好、完成好、开展好最广大公民的底子利益
B.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为社会安稳、和谐奠定物质根底
C.不断增强开展和谐性,使现代化建造的各个环节又相互限制、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公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完成
9.毛泽东在对外敞开方面的首要问题是( )
A.有敞开思维,可是条件不具有B.条件具有,没有敞开思维
C.条件不具有,也没有敞开思维D.条件也具有,也有敞开思维
10.对外敞开的初步是( )
A.树立经济特区 B.建造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D.树立深圳特区
11.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敞开”的概念是(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理论务虚会
C.1980年中心作业会议D.1982年十二大
12.邓小平初次提出坚持四项根本原则是在( )
A.1979年党的理论作业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准则的革新》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维、脚踏实地,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陈述中
D.1980年《目前的局势和使命》的讲话中
13.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敞开新格局是( )
A.对内革新、对外敞开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全方位、多层次、宽范畴 D.国内国际两个商场、两种资源相结合
14.我国实施对外敞开的立足点是( )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 D.独当一面、自给自足
15.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敞开的一个里程碑事情是( )
A.参加八国集团对话 B.参加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参加金砖四国 D.参加国际交易组织
1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敞开的新战略是( )
A.请进来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立异利用外资方式
17.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
A.技术安全B.交易安全
C.金融安全D.出资安全
1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意义是( )
A.到境外去旅游B.到境外去出资办厂
C.到境外去学习D.到境外去交易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契合标题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共十七大政治陈述指出,革新的意图是( )
A.解放和开展生产力,完成现代化、公民富裕、民族复兴
B.推进社会主义准则的自我完善和开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生机,建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我国开展前进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造,坚持和开展党的先进性,保证党一直走在年代前列
D.完成经济建造、政治建造、文明建造和社会建造的全面和谐,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开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开展
2.邓小平指出,革新敞开是一场巨大的革新,是我国的第二次革新,首要是指革新( )
A.与第一次革新不同,不是指一个阶层推翻另一个阶层的政治革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开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方案经济的底子性革新
C.不是某一方面的革新,而是必定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明、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范畴的深入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维观念革新
D.革新与过去革新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开展生产力
3.革新敞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巨大革新,是近代我国三次巨大革新之一,近代我国的三次巨大革新是( )
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新完毕封建帝制,为近代我国开展前进打开了闸口
B.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新推翻“三座大山”,树立起公民当家作主的新我国和社会主义根本准则,为当代我国开展前进创造了条件
C.邓小平领导革新敞开,使社会主义准则得到稳固和完善,为当代我国开展前进拓荒了路途
D.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我国开辟了民主思维前进的路途
4.新时期革新敞开完成了一系列前史性改变,首要有( )
A.从以阶层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造为中心B.从关闭半关闭到革新敞开
C.从方案经济到商场经济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维
5.邓小平在总结前史经验教训的根底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矛盾进行了深化的考虑,丰富开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革新供给了理论根底。其首要内容有( )
A.判别一种生产联络和生产力是否相习惯,要从实践出发,详细看它是否习惯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进生产力开展;即使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联络一旦逾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止生产力的开展
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层推翻另一个阶层的政治革新相联络,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
C.在清晰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根底上,处理社会首要矛盾和确立底子使命具有内在一致性,以经济建造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造是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要矛盾的底子途径
D.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能够并且有必要经过社会主义准则的自我完善和开展不断加以处理,革新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革新首先在乡村拉开序幕,乡村革新的第一步是( )
A.废弃公民公社
B.革新公民公社
C.开展乡镇企业
D.树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式集体所有制
7.革新是一项簇新的作业,怎么点评判别革新的成败与是非得失再三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边说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别规范。内容有( )
A.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进步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进、进步公民的生活水平
8.“三个有利于”的判别规范( )
A.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底子使命决议的
B.是判别各方面作业是非得失的底子规范
C.是对生产力规范的深化和开展
D.充分体现了解放思维、脚踏实地的思维路线
9.在革新、开展、安稳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位置效果,其间( )
A.革新是革新B.革新是动力
C.开展是意图D.安稳是条件
10.咱们党关于正确处理革新、开展、安稳三者联络的根本经验和首要原则是( )
A.坚持革新、开展、安稳的动态和谐、相互促进
B.把革新的力度、开展的速度和社会能够接受的程度一致起来
C.把不断改进公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革新、开展、安稳联络的重要结合点
D.在安稳中推进革新开展,在革新开展中坚持安稳
11.之所以要把改进公民生活作为处理革新、开展、安稳联络的重要结合点,是由于( )
A.公民群众是革新开展的动力的主体
B.公民群众是安稳的力量源泉和根底
C.改进公民生活,让公民共享革新开展的效果,是革新、开展、安稳的共同意图
D.坚持党与公民群众的血肉联络,是安稳的要害
12.邓小平着重独当一面、自给自足与对外敞开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辩证一致。他指出( )
A.独当一面、自给自足是对外敞开的条件和根底,出发点和立足点
B.对外敞开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更好地坚持独当一面、自给自足的重要条件;独当一面不是闭关自守,自给自足不是盲目排外,我国的开展离不开国际
C.对外敞开要为增强我国独当一面、自给自足的才能服务
D.独当一面、自给自足的才能增强了,就能够更好地实施对外敞开
13.在对外敞开的实践中,邓小平相同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首要包括( )
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方案无选择地引入
B.既抓敞开搞活,又抓廉政建造,冲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资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路途,警觉与避免平和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明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迂腐文明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A【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革新敞开前史新时期。
2.D【解析】邓小平着重,革新敞开是决议我国命运的要害一招。
3.B【解析】A、D项讲的是革新的深入影响,B项讲的是性质,C项包含在B项中,是B项的题中应有之义。由于所谓社会主义准则的自我完善与开展,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准则的条件下对详细准则,也就是对传统方案经济体制进行底子性革新。所以本题只选B项。
4.A【解析】A、B、C项涉及十七大陈述归纳革新敞开的三大意图,其间A项是最底子的意图,由于其间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是底子使命,公民生活共同富裕是底子意图,民族巨大复兴是重要意图。
5.A【解析】新时期革新启动的标志是乡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6.C【解析】最底子的意图能够说是进步公民生活水平,最底子的规范是生产力规范。生产力的开展是增强综合国力、进步公民生活水平的根底和条件。
7.B
8.A【解析】公民群众是革新开展的主体和动力,是安稳、和谐的深入根底。
9.A【解析】早在民主革新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国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我国与国际紧密联络的事实,也是咱们的立足点。在《论十大联络》中,毛泽东要求咱们坚决抵制、批评外国资产阶层的全部迂腐准则和思维作风,但又着重这并不妨碍咱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符合科学的东西。但由于帝国主义对咱们实施敌视、封闭和禁运的政策,以及后来由于“左”的过错,毛泽东许多敞开的思维没有能付诸实施。
10.A【解析】对外敞开的起点是树立经济特区。
11.C【解析】1980年,邓小平在中心作业会议的讲话中,正式使用了“对外敞开”的概念。
12.A【解析】本题意在考察考生对邓小平有关重要著作的了解情况。考生要注意把握邓小平有关代表性著作或代表性观念的出处。
13.C【解析】A、B、D项是某一项政策方针,C项是对新格局的归纳。
14.D
15.D【解析】2001年12月正式参加WTO,是我国对外敞开的里程碑事情。
16.C【解析】C项的新战略包含A、B项两方面的内容,也包含D项内容,所以选C项。
17.C18.B
二、选择题Ⅱ
1.ABC【解析】这是十七大权威表述。
2.ABCD
3.ABC【解析】A、B、C项是近现代我国三大巨人,三次巨大革新。
4.ABC【解析】讲的是三大前史性改变,而僵化教条不可能一次性改变完成,解放思维也需要不断进行,所以D项不选。
5.ABCD【解析】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理论的新开展,进一步提出了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科学理论,而不是按“以阶层斗争为纲”,达到了三位一体地科学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首要矛盾和底子使命的内在一致。
6.AD【解析】A项正确,B项就不能选;开展乡镇企业邓小平称之为“意外收成”,是乡村革新、敞开、搞活的结果,但严厉讲不归于乡村第一次革新的内容,但能够看作乡村革新的第二步。
7.ABD【解析】“三个有利于”底子规范是生产力规范,C项归于生产联络的内容,所以不选。
8.ABCD【解析】根本揭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内涵。
9.BCD【解析】在“三者联络”中革新、开展、安稳的位置和效果,即革新是开展的动力,开展是革新的意图,安稳是革新、开展的条件。
10.ABC【解析】D项是A项的详细内容,所以只选A、B、C项。
11.ABC【解析】D项包含在B项之中,所以只选A、B、C项。
12.ABCD13.ABCD
- 他们喜欢的文章
- 中学校园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