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详解
广东专插本继续为咱们带来最新备考资料,今天为咱们带来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考试纲要详解的详细降解,期望能帮助咱们顺利备考哦。预祝咱们考试成功哦。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考试说明
I.考试性质
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与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依据考生的成果,按已确定的招生方案,择优录取。因而,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较高的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常识
1.了解白话文一词多义现象,了解白话实词古今含义的不同。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白话词语不同的用法。辨认白话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了解其含义。
2.了解“之、其、者、所、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白话虚词在不同言语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
3.了解白话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以及判断句、被迫句、倒装句等,并能将其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4.了解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及其用法。
5.了解现代文中的疑问词语,掌握现代文中的语法常识。
二、文学基本常识
4.归纳著作的宗旨,体会著作的情感,了解著作的思维含义。
三、写作
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常识,能依据所给题目或资料,编撰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思维健康,内容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晓畅,标点正确。
Ⅲ.考试方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闭卷,书面考试,考试时刻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常识内容份额
1.汉语基本常识约20%
2.文学基本常识约20%
3.阅览约20%
4.写作40%
三、试题题型及赋分
1.单项选择题约15%
2.古文翻译与断句题约18%
3.名句默写题约5%
4.阅览题约22%
5.作文40%
四、试题难易份额
简单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45%
难题约25%
Ⅳ.参考书目及指定篇目
一、参考书目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1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指定篇目
1.《老子》二章(《老子》)
2.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3.谏逐客书(李斯)
4.过秦论(上)(贾谊)
5.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6.哀郢(《屈原》)
7.古风(其十九)(李白)
8.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9.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辛弃疾)
10.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1.兼葭(《诗经》)
12.长恨歌(白居易)
V.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
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念的古代思维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睢景臣《高祖返乡》的文体是
A.赋 B.词 C.散曲 D.传奇
二、古文翻译与断句题
1.解释下而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3.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景 公 饮 酒 七 日 七 夜 不 止 弦 章 谏 日 君 饮 酒 七 日 七 夜 章 愿 君 废 酒 也 不 然 章 赐 死 晏 子 入 见 公 曰 章 谏 吾日 愿 君 之 废 酒 也 不 然 章 赐 死 如 是 而 听 之 则 臣 为 制 也 不 听 又 爱 其 死 晏 子 曰 幸 矣 章 遇 君 也 令 章 遇 桀 纣者 章 死 久 矣 于 是 公 遂 废 酒
(选自《晏子春秋》)
三、名句默写题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 。(《老子》)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四、阅览题
1.阅览下文,并回答问题。
对于一些作家,故土只归于自己的幼年。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但我却否则,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园。
我的故土给了我的一切:爸爸妈妈、家庭、孩子、知己和人间不能忘怀的种种友情。我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不管是咿咿呀呀地学话,还是一部部十数万字或数十万字的著作的写作;不管是梦幻般的初恋,还是步入苍茫如海的社会。当然,它也给我人生的另一面。那便是波折、穷困、冷遇与摧残以及意外的灾祸。比如抄家和大地震,都像利斧相同,至今在我心底留下了永难平复的伤痕。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触到了人生的真请,从中掂出种种情义的重量,也看透了某些脸后边的另一张脸。咱们总说日子不会亏待人。那是说当日子把无边的严案铺盖在你身上时,必定还会给你一根火柴。就看你识不识货,是否能够把它擦着,烘暖和照亮自己的心。
但是,不论日子是怎样的味道,当它消逝之后,全部都悄然无声地留在这城市中了。由于我的许多温情的故事是裹在海河的风里的。一处街角,一个桥头,一株弯曲的老树,都会唤醒我的回忆,使我猛然“看见”昨日的印象。它常常叫我骄地感觉到自己具有那么丰富又深沉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全装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
更何况,这城市的教百万人,还有咱们无数的先辈,也都把他们的人生故事书写在这座城市中了。一座城市怎样会有如此庞博的承载与回忆?别忘了--城市还有它自身非凡的经历与遭遇呢!
最使我痴迷的还是它的性情。这性情一半外化在它的形态上,一半潜在它地域的气质里。这后一半好像不简单看见,它深刻地存在于此地人的共性中。城市的个性是当地人一代代无意中塑造出来的。可是,城市的性情一旦构成,就会反过来同化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我身上有哪些东西来自这个城市的文明?孰好孰坏?优根劣根?我说不好。我却感到我和这个城市的人们天衣无缝。我和他们气息相投,彼此心照不宣,有时乃至不需要言语沟通。我相信,对于自己的家园就像对你真爱的人,必定不只是爱它的长处。或者说,当你连它的缺点都觉得可爱时--它才是你真爱的人,才是你的故土。
家园把它怀有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它哺育我的不只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粘稻来,还有它斑斓又独异的文明。它把咱们改造为同一的文明血型。它精力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前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留念含义的建筑的缘故。我把它们看作是它精力与性情之所在,而绝不只仅是使用价值。
我知道,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还得听天由命。往后我是否还一向日子在这里尚不得知。但我不管到哪里,我都是天津人。不只由于天津是我的出生地--它绝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魂灵的巢。
(1)故土给了“我”什么难忘的回忆?它使“我”领悟到了哪些人生的真理?
(2)故土是游子的精力家园,而对于长期坚守家园的“我”来说,为什么也对故土如此眷恋?
(3)文章最后说“它绝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魂灵的巢”,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阅览下面的白话文,按要求答题。
民无廉耻,不行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行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行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造成的也。夫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款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必,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成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糜。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建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恒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建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注:①鑱(chan):刺、刻。
(1)文中哪些语句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的思维?
(2)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它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阅览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沈园二首(其二)
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请结合著作剖析。
五、作文
阅览下面的资料,依据要求作文。
大哲学家罗素与穆尔都是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一次,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由于在我一切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老是意出迷悯的神色,问题一大堆。”
后来,维特根新坦的名望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由于他没有问题了。”
仔细阅览上述资料,以“问题与前进”为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字数不少于800字。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考试纲要详解的扼要介绍了,期望咱们能够获得自己心仪的成果。如有更多想要知道广东的相关资讯,如广东专插本院校、复习备考、专业目录。敬请重视广东专插本。
- 他们喜欢的文章
- 高考报名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