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复习《政治》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契合标题要求的。
1.从中华公民共和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我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归于( )
A.社会主义领域B.资本主义领域
C.民主主义领域D.共产主义领域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里,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
A.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而构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农业和手艺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C.私家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社会
B.后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改变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合作社经济的性质归于( )
A.我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B.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D.本质上仍然是个体经济
5.在新我国建立后的一个时期内,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 )
A.资本主义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操控和调理的具有社会主义取向的资本主义经济
6.在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家资本主义( )
A.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方式B.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方式
C.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方式D.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方式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便是使出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 )
A.仅有的经济基础B.首要的经济基础
C.一般的经济基础D.非必须的经济基础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首要内容被归纳为“一化三改造”,其间“一化”是指( )
A.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机械化D.农业集体化
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三大改造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完成工业化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C.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D.先合作化,后工业化
11.我国农业合作化具有社会主义萌发性质的农业出产组织方式开始方式是( )
A.换工劳作B.互助组
C.初级社D.高档社
12.农业合作社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方式是( )
A.互助组B.初级社
C.高档社D.公民公社
13.农业合作化最后在高潮阶段将初级社转为高档社,实施出产资料农人集体所有,因此具有( )
A.彻底的社会主义性质B.国有经济性质
C.全民所有制性质D.低级公有制性质
14.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说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渐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架空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
15.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一个创新性方法是对民族资产阶层( )
A.平和赎买B.剥夺出产资料
C.公私合营D.生活上给出路
16.新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纳的政策是( )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7.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的标志是1956年末的( )
A.国家对私营企业方案订购、统购包销或经销代销
B.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
C.全职业公私合营
D.撤销定息
18.第一届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49年9月B.1952年9月
C.1954年9月D.1956年9月
19.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公民共和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国民经济康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使命的完成
20.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高档方式是( )
A.加工订购 B.统购包销
C.平和赎买与全职业公私合营 D.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契合标题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华公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毕B.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成功
2.关于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就全国范围来讲,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1949年中华公民共和国的建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
B.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类似于马克思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
C.它从归于社会主义领域
D.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是相同的
3.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的主客观条件和必定性在于( )
A.政治上完成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一致,建立了各级地方公民政权,供给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B.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奠定了相当的物质基础
C.开始积累了运用、限制、改造私营工商业和引导农人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历
D.二战后欧亚一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路途,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4.从1949年10月中华公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之间社会阶段的前史定位是( )
A.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
B.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改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D.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要素同时存在又以社会主义要素为主导的社会形态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首要的经济成分是( )
A.社会主义经济B.农业手艺业个体经济
C.私家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首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层构成首要表现为三种根本的阶层力气,它们是( )
A.工人阶层B.农人阶层
C.农人和其他小资产阶层D.民族资产阶层
7.新民主主义时期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家资本主义经济三种首要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人阶层、农人及其他小资产阶层、民族资产阶层四种根本的阶层力气,他(它)们之间的对立首要表现为(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路途之间的对立
B.工人阶层与资产阶层两个阶层之间的对立
C.马克思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D.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之间的对立
8.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要素包括( )
A.国营经济B.合作制经济
C.文明上马克思主义的辅导位置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公民民主政权
9.过渡时期总路线首要内容被归纳为“一化三改造”,其间“三改造”是指( )
A.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个体手艺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0.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表现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B.解放出产力与开展出产力的一致
C.革新出产关系与开展出产力的一致
D.改造人与改造出产关系的结合
11.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相联系,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在于( )
A.个体经济增加潜力有限,难以完成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加的需求
B.民族资本主义不只工业比重小并且缺少重工业基础,无力推进工业化的开展
C.私营企业与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利益冲突加重
D.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之间对立日益显着
12.对手艺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档的三个过程,详细是( )
A.手艺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发性质
B.手艺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C.手艺业出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
D.手艺工厂是地方国营经济
13.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过暴力没收、平和赎买两种方式,而平和赎买的优越性在于( )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B.有利于争夺和联合民族资产阶层
C.有利于联合各民主党派巩固开展一致战线
D.有利于争夺联合同资产阶层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
14.在我国之所以能够争夺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平和改造,原因在于( )
A.民族资产阶层有克扣工人获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支持宪法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B.我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层长时间保持着一致战线的关系
C.公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以强壮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D.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
15.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的做法首要有( )
A.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注意给资本家以合法权益
B.在政治上、工作上对资本家做出妥善组织
C.组织资本家及其家属参加政治学习和技术培训
D.让资本家自力更生,改造克扣准则的同时改造克扣者
16.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首要经历有( )
A.平和赎买政策
B.国家资本主义路途
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层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D.由初级到高档逐渐过渡
1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意义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准则根本建立
B.劳作公民从此成为出产资料主人,脱节受克扣受压迫位置
C.进一步解放了社会出产力,“一五”提前超额完成
D.丰厚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和误差首要是( )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C.方式过于简略划一
D.1956年今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运用和处理也不很恰当
1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存在一些误差和失误,首要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缺少科学知道,表现在思想观念上的详细问题是( )
A.过于追求朴实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公有制方式的理解和选择过于简略化
C.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能够共同开展缺少知道
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开展阶段并没有彻底搞清楚
20.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准则在我国开始建立,是由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建立了公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准则
C.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建立了广大公民的主人翁位置
D.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首要对立、党和全国公民面对的首要使命也发生了改变
21.建立社会主义根本准则的重大意义是( )
A.为当代我国全部开展进步奠定了准则基础
B.使广大劳作公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在一个经济文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畅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A
2.B【解析】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里,尽管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而构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首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位置,但由于经济落后,出产力水平低,以农业和手艺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所以选B项。
3.D【解析】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4.C
5.D【解析】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在我国遭到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限制、运用与调理,后来又被改造。所以选D项。
6.C【解析】国家资本主义是私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方式,选C项。
7.A【解析】当时的提法是“仅有的经济基础”,反映当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开展阶段及其经济基础的知道还缺少科学的知道,后来实践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开展才是仅有正确的路途。
8.A【解析】“一化三改造”,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表现解放出产力与开展出产力,革新出产关系与开展出产力的有机一致,所以选A项。
9.C10.A
11.B【解析】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人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及其他出产资料仍然归于农人个人所有,但在出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社的开始过渡方式,具有社会主义萌发性质,所以选B项。
12.B【解析】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一致经营为特点,实施集体劳作,按劳分配与按土地入股分配相结合,耕畜和大耕具也付给必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所以选B项。
13.A【解析】高档社是彻底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公有制不同方式是根据不同开展水平而决议,不存在高档、低级之分。所以只能选A项。
14.C【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纳了委托加工、方案订购、统购包销、公私合营、全职业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档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方式,经过这些方式,终究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平和赎买”。
15.A16.D
17.C【解析】1956年末,全国99%的工业企业、82%的商业企业实施了全职业的公私合营,标志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
18.C【解析】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并且经过《中华公民共和国宪法》,完毕了新我国建立以来由我国公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由《共同纲领》代行国家宪法的过渡状况。所以选C项。
19.B
20.D【解析】A、B是国家资本主义低级方式的详细表现,平和赎买是“改造”的政策与方法,全职业公私合营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所以选D项。
二、选择题Ⅱ
1.ABD【解析】中华公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获得了根本成功,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毕,我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故A、B、D项均是正确答案。C项排除,由于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才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ABC【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尽管从归于社会主义领域,它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因此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故D项不能选。
3.ABCD
4.ABCD【解析】关键是清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其他皆由此而来。
5.ABC【解析】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农业和手艺业者)、私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间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方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家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方式。所以首要的经济成分便是A、B、C项三种。
6.ACD【解析】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联系的是工人阶层,与个体经济相联系的是农人与其他小资产阶层,与私家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是民族资产阶层。所以选A、C、D项。
7.AB8.ABCD
9.ABC【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三改”是出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D项不选。
10.ABC【解析】“一化三改造”本身并没有D项的意思,所以不选。
11.ABCD【解析】只要加速社会主义改造才干习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处理上述问题,所以选A、B、C、D项。
12.ABC【解析】实践中是A、B、C项三过程。
13.ABCD【解析】还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层中多数人的知识、才干、技术特长和管理经历。
14.ABCD【解析】这是平和赎买的客观根据。
15.ABCD16.ABCD17.ABCD
18.ABCD【解析】根据是辅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工作方法上简略化。
19.ABCD【解析】关键是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形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来得及构成科学理论。
20.ABCD21.ABCD
- 他们喜欢的文章
- 2015高考栏目文章